中医养生

鹤有方中医养生知识之《药补不如食补》

2023-08-24 12:11:39 阅读次数:14

近代医学家张锡纯在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中曾明确指出:: 食物“病人服之,不但疗病,并可充饥;不但充饥,更可适口,用之对症,病自渐愈,即不对症,亦无他患”。食疗养生的相关记载 《黄帝内经》中早就指出:“毒药攻邪,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,气味合而服之,以补益精气。” 古代中国人早就认识到毒药的攻击性质,而无毒的食材如谷类、水果、畜肉和蔬菜则有滋补精气的作用,尤其在脾胃虚弱的情况下更为适用。在《食疗本草》、《随息居饮食谱》等书中,记载了许多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。

如赵学敏在《本草拾遗》中讲的:“米油滋阴,功胜于熟地”,米油者,即是平日煮饭中的米汤。在某些书籍中,还有许多以食物为主的补药方剂,如《十药神书》中的白风膏,方中以白鸭为主,为补土生金治疗的名方。《寿世保元》中的阳春白雪糕,方中采取的药物,几乎全部是食物。用作补剂的食物,大都是甘味,五脏之虚,都有食补之法,而其中主要的关键,都在补脾胃俗话说:“药补不如食补。”金元时代名医张从正指出:“养生当论食补,治疗当考药攻。”唐代名医孙思邈在《千金翼方》中也说:“凡欲治疗,先以食疗,食疗不愈,后乃用药尔。”这些都说明在当时饮食调养的重要性。

788bb76d8549c106c4aa7f6508d250b2.jpg

“药补不如食补”是很有道理的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“药食同源”的理念,历代名医皆认可“药物主要用于攻病,而食物更侧重于调养”。因此,从古至今,食物的调养在治疗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方面,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。因为各类食材不仅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,还各具特定的防病和治病功能。

中医的角度来看,许多食材本身就是极具药用价值的,食物与中药并无明显界限,不论是五谷杂粮、蔬菜水果,还是家禽、海鲜、畜肉和蛋类,均可发挥药用功效。从这一角度看,食物亦可被视为药物。相较之下,专用药物可能带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和副作用,而食物则常属于无害的选择。因此,在需要滋补的情况下,以食物为佳。人们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,根据“缺什么补什么”的原则,选取适宜的食材,以实现有益的“滋养”效果,进而有益于身体健康。

药食同源,体现了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,即“上药食同源,下药食补药”。鹤有方人参黄精小块膏正是这一理念的完美体现。它不仅是一款营养丰富的滋补品,更是一个蕴含着中医智慧的美味佳肴。通过科学的炮制工艺,将草药的药性和营养价值在食材中得以充分释放,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,获得健康的滋养。这款人参黄精小块膏凝聚了中医草药的精髓,其配方独具匠心,以人参、黄精、大枣、佛手、山药、玉竹为主要食材,这些食材可全面补益身体,增强人体的健康活力。首先,人参,作为中医草药的瑰宝之一,具有补气养血、益精强身的功效。其性温补,可调和脏腑,提升免疫力,增强体质,让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旺盛的体力和精力。

50436ff4-3239-4a8e-b61e-69dad7700c81.jpg

黄精,具有滋阴润燥、清心安神的作用,可缓解现代人常见的亚健康问题,如失眠、焦虑等。搭配大枣,既能增加膏体的口感美味,又能补血养颜,让人肌肤红润、焕发光彩。佛手,中药中常用的滋补药材,可理气和胃,改善消化功能,有助于缓解因快餐、熬夜等引起的脾胃不适。山药,具有健脾益肾、滋阴养血的特点,可以帮助维持肠胃的健康,同时滋润肌肤,延缓衰老。玉竹,为中医滋阴补肺的珍贵草药,对于现代人常见的肺热干咳、嗓子干燥等问题有很好的缓解作用,使呼吸系统保持清新舒适。

图片4.png

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给了人们更多的方便,却也带来了更多的健康隐忧。药食同源的理念,让我们重新审视健康与滋补的关系,让中医草药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活力。鹤有方人参黄精小块膏的问世,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味的追求,更是为现代人带来了一份宝贵的健康礼物,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充沛的活力和健康的状态。让我们一同倡导药食同源的养生智慧,让这份传统的中医宝藏在现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芒!




▲文章部分文字或图片摘自网络,因无法确定来源故未能署名及引用出处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
▲江苏鹤有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免责声明